君临志愿者

 找回密码
 注册
清远首家官方审批通过并注册的志愿者组织
查看: 30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民政部门要做社会公益慈善的助推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5 23:3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10月24日   南方都市报

  坤叔事件引发民政系统连锁反应,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坤叔事件”后,省委书 记汪洋、副省长刘昆要求民政部门转变观念,成为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的助推者。国庆期间,省民政厅还加班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和改革创新措施。

  培育社会组织年增10%

  王长胜表示,目前省民政厅已确定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社会组织每年要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15年,社会组织数量要达到5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中拥有社会组织5个以上,其中珠三角地区达到每万人10个以上。每年参与评估的社会组织达到3A以上的需要占到80%以上,具备现代社会组织十个基本特征(即民间性、自治性、代表性、非营利性、服务性、公益行、自律性、公正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社会组织比例,2013年要达到50%,2015年要达到80%。按照规划,到2015年,要有80%的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 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

  七项改革推动“松绑”

  针对民间最为关注的政策走向问题,省民政厅表示,未来将会在体制管理、行业协会、异地商会、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在体制管理上,将进一步为社会组织发展“松绑”,尤其是引起热议的注册登记问题,除了在程序上简化外,在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已经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基础上,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所有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逐步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可直接到民政部门申请成立登记。

  在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方面,要求不再跟名称“过不去”,允许公益类社会团体名称加字号,解决因名称相同或类似而无法登记的问题;对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字号,在不违背现行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量尊重申请者的意愿。

  在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改革方面,明确街道、乡镇的社会组织由区、县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 府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居委会、村的社会组织免予登记。同时,进一步放宽基层水利会、福利会、村民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

  对行业协会,将打破过去“一业一会”的限制,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同行业适度竞争,成立多个协会;允许跨行业组建行业协会;允许跨地域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对异地商会也将“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登记范围扩大到省内外地级市,登记管理权限下放至地级市民政部门;允许各异地商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分支(办事)机构。

  此外,民政部门将出台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措施,包括政 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制度、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资助和奖励机制、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训制度等。

  东莞

  “转正”提速:资料齐全10天完成审批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月里,东莞社会组织“转正”可谓经历风云变幻。在“坤叔事件”前,因为“松绑”政策刚刚放开,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亦十分谨慎。坤叔助学团体“转正”事件得到省委书 记汪洋批示后,则像一枚炸弹,让登记机关的步伐迈得大了不少。

  8月5日,东莞开始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登记松绑,即这类社会组织登记不用再找业务主管单位,暂不符合登记条件者也可以先备案,取得合法身份,待条件成熟后再登记。同时,东莞也在积极为社会组织“转正”提供其他诸多条件,包括筹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弱势”社会组织提供健康成长环境等。

  4天后,坤叔助学团队前往登记机关注册,意欲取名“千分一公益协会”。随后,因为“千分一”字号问题,坤叔助学团队与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一直僵持不下。此事暂时搁浅。

  9月29日,南方日报报道了坤叔团队“转正”受挫的历程,引起了省委书 记汪洋的关注,并即刻作出重要批示。峰回路转,10月1日,“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取得合法身份。

  “坤叔事件”让东莞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为东莞其他社会组织登记带来了一股助推力。此事件发生后,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加快登记步伐,更为灵活地处理,在审批时间上给予最快速度,只要社会组织各项资料齐全,一般10天左右便能完成审批。

  此后,更多的社会组织得到“鼓舞”,纷纷申请“转正”。但在政策放开后,如何管理这些越来越多取得合法身份的社会组织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因为新政实施后,原先由业务主管单位承担的管理责任将转嫁到登记机关身上。

  佛山

  咨询者多,登记的还没有

  目前,佛山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2300多个,大多挂靠在政 府主管单位名下。不过,社会上仍有不少热心人士自发组织的团体,涉及扶贫、助学、长者陪护、收养流浪猫狗等公益领域。登记松绑政策,将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合法身份,提高社会公信力。佛山伴侣动物保护协会十分关注这个信息,协会负责人甘女士表示期待:转正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募款,发动热心人士认养流浪动物。

  但是,截至目前,佛山市民政局表示,咨询者多,登记的还没有。禅城区团委副书 记杨涛预言,松绑政策,并不会刺激短时间内登记数量大幅增长,原因是,“不少社会组织有运营成本的考量,也有书 记因素的考量”。从事劳动维权的志愿者晓波坦言,进行民政登记后,无论是经费来源还是举办活动,都将受到更多约束,另外,每年要到民政部门年审,这将增加机构运营成本,“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考虑注册”。

  松绑政策的实施,让佛山市民政局开始思考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严入宽管”如何转变成为“宽入严管”?

  佛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探索基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职权下移。在“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职能下移加强对基层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服务。除法规和另有文件规定外,可将部分基层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日常监管职能授权下移给镇(街道)承担,允许委托社区居委会直接负责管理。除此之外,还将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深圳

  知名组织体验“灯下黑”

  今年7月,深圳“爱心特区互助会”因注册屡屡遭拒,在网上炮轰民政部门。这家“互助会”由一群深圳网友于2004年自发成立,先后通过卖艺、街头募捐、网络募捐等方式帮助过弱势群体,参与网友达数十万人次。但该组织一直未获批准,同时募捐行为也被认为非法。

  “好人好事TFC”成立三年来,不仅和多个慈善基金会一同联合组织不少活动,其负责人还多次获得政 府部门表彰。2008年,刚成立的“好人好事TFC”就想获得一张“身份证”,由于当时登记需要有主管单位,而这家定位于服务教师的机构并未得到教育局的批文,首次注册便遭遇了冷水。

  2008年9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将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三种社会组织列入首批“直接登记”的试点。之后,“好人好事TFC”又作尝试,未料不仅名字未得到认可,怀揣材料到了市里,市里又让去区里登记。多次的奔波让相关工作人员疲态尽显,直言“自己已经有点想放弃了”。

  “爱心特区互助会”和“好人好事TFC”都是在深圳颇有影响力的组织。它们尚且在边缘挣扎,可想而知一些不知名的小机构离摸到这条边缘还有多远。(“灯下黑”意指未能察觉到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和事件。)

  专题撰文:南都记者 周执 田玲玲 陈惠婷 张舟逸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23:37:07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人民自治。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清远君临志愿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56665861-0 粤清城社证字第0048号 粤ICP备16013497号 )

GMT+8, 2024-11-1 09:28 AM , Processed in 1.0623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