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启初和他的留守儿童“守望之家”。
他在轮椅上用三根手指敲出200万字小说药石无灵后准备将遗体和社会善款全部捐出
“我的心愿已了,就算随时死去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轮椅上的胡启初面色蜡黄,每说几句话都会急促地咳嗽,病重的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今年4月,在得知自己治愈希望极其渺茫后,他签订了协议,打算捐献自己的遗体,并将社会上捐赠的治疗费用留给了他苦心经营的留守儿童机构“守望之家”。
上月,“守望之家”终于有好心人接手。在胡启初看来,一切已功德圆满,他亦了无牵挂。25年前,被医生宣布“活不了几天”的胡启初,正是靠着跟病魔赛跑的紧迫感,写下了200万字的小说,人们赞他为“中国保尔”。25年之后,记者来到这位“中国保尔”的身边,记录他人生中最后的历程。
励志
凄苦童年
风湿病魔害他全身瘫痪
6月1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窑下村的120多名小学生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儿童节。他们不仅收到了志愿者们送来的礼物,还有客人前来陪他们做游戏玩耍。轮椅上的胡启初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他多想以后每年都陪孩子们过节。
1974年,胡启初出生窑下村一个穷苦的农家。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距离县城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胡启初从10岁起便上山砍柴,下河捉鱼,每天放完学都要回家帮助父母拔猪草。但厄运却在胡启初13岁那年降临,当时他感到浑身疼痛,尤其是双脚,感觉像针刺一般。但胡启初强忍着疼痛继续到中学读书,他每天坚持走6里山路到镇上的中学上课,但病情更加加重,他脚关节红肿,继而变形,根本无法走路。
到医院检查后,胡启初被告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类风湿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胡启初的舅舅当时在萍乡医院当副院长,他告诉胡启初的父母:“这孩子顶多还能活几天。也不用花钱治了,免得人财两空。”
父母最终把这个噩耗告诉了胡启初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连三天,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吃饭。焦虑的他撕碎了家里的三床被子。父亲胡海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就借书给他看,我说要学习张海迪,还有保尔他们,很多残疾人都成才,你就不能够成才?”
三天后,胡启初终于走出了屋子。父母也没有放弃这个儿子,依旧四处求医,寻找偏方秘方,上山挖一些消炎解毒的草药给他服用。经历几十天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后,胡启初竟然神奇地活了下来。但他的全身关节已严重变形,双脚不能直立,右手也僵直地贴着身体,活动不了,左手虽然勉强能动,但已经有两根手指严重弯曲,唯一能使用的,只有中间三根手指。
看到自己成了“废人”,胡启初多次想到自杀。有一次,他的轮椅停在池塘边上,他准备加速冲进池塘,被旁边的人一把拉下。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你活一天,就要像个男人。死,只能证明你的懦弱。”
后来,胡启初写下了一首短诗,描摹当时的心境,“有心飞翔,不幸断了翅膀;二十多年的较量,写不尽心中的悲伤。山河再美,天空再蓝,门窗一关,与我两茫茫。”
但看到父母期望的眼神,胡启初终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我明白了一点,人不能总为自己活着。”
中国保尔
三根手指写百万字小说
初中仅仅上了3个星期,胡启初就辍学了。高位瘫痪的他从此开始了25年的轮椅生涯。胡启初说,他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生命会结束,所以,他只能和命运赛跑。农家出身的父亲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但却经常从亲朋好友那里为他借来一些励志的书籍。
漫漫长夜,读书成了胡启初打发时光的唯一乐趣。从书里,他不仅知道了张海迪,还知道了史铁生、霍金。他开始拿笔写字、写诗歌。但坐在轮椅上用左手写字,谈何容易?胡启初很不习惯,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像小蝌蚪。他摸索着用中间两根手指夹着笔写字,他前后练习了大半年,笔画才勉强清晰起来。起初,钢笔把手指间的皮磨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手指间起了老茧。到后来,手指间磨的全是血泡,老皮磨破了又长出来。他写字的纸总是有着红色的“墨迹”,很多人不知道,那其实是他手上磨出的血迹。
在家人的鼓励下,胡启初尝试着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一些小报。1996年,他将首篇小小说《山恋》、散文《心雨无声》和两首小诗寄给一家报纸的编辑部。没想到,这些作品陆续在报纸上发表了。更没想到的是,该报编辑部的几位编辑在得知胡启初的身世后,还带着慰问金和礼品专程来家里看望他,鼓励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让胡启初头一回感到,自己也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胡启初“折腾”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当得知很多人都开始网上写作时,胡启初也决定赶一回时髦。但一般人打字都是双手,只有一只手3根手指能动,并且是半躺在轮椅上,怎么学打字?但他就是有这股“牛劲”。他先是背下五笔字根,开始逐渐学习五笔输入法。起初,一分钟只能打出一个字,并且,左手三根手指长期用力不均敲打键盘,手指开始红肿。经过一年的苦练,他终于学会“三指禅”在电脑上打字。
学会上网让胡启初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他从此有了一扇与整个世界相通的窗户。他也将写作的平台转移到了网上。2008年,他把第一部48万字的小说《又见杜十娘》发在了“红袖添香”小说网上。之后,长篇小说《情剑归鞘》发在小说网上,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了2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在网上获得了几十万次的点击量,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写手。很多读者得知小说的作者是一个只有三根手指能用的残疾人时,都深表吃惊。胡启初也被网友们称为“中国保尔”。
助学
多方奔走
为留守儿童
建“守望之家”
胡启初身残志坚的故事在江西引起轰动,许多学校纷纷邀请他举办励志讲座。在和老师们聊天时他了解到,留守儿童是个大问题。窑下小学一共只有120多名孩子,有70名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一年只能与父母见上一两次面。而孩子们的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根本无力辅导孩子们功课。
新坪村的朱丽、朱佳浩姐弟俩,姐姐读6年级,弟弟读3年级。他们的母亲前年在屋顶上晒稻谷时摔下来摔死了,父亲只好到一家煤矿当苦力,长期不在家。姐弟俩每天都要跑20里山路来上学,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回家姐姐还要为弟弟做晚饭。由于长期缺乏亲人关爱,加上家里经济拮据,姐妹俩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也十分怯懦、自卑。只要上课时谈到父母的话题,他们都会掉眼泪。
“很多留守儿童都很孤僻,自卑,学习成绩也很差,感觉父母抛弃了他们一样。有些孩子甚至跟我说恨父母。这让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不帮助他们,这些孩子都毁了。”胡启初说。
轮椅上的胡启初找到窑下小学校长表明了自己想为孩子们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的想法。他的点子很快引起芦溪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共青团芦溪县委联系到当地一家公司捐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购置了电脑、桌椅、书架、课外书,以及篮球、象棋、双杠等体育用品。2012年4月21日,留守儿童“守望之家”在窑下小学正式启动,孩子们从此有了活动的场所。村里的上百名留守儿童,从此有了“家”,胡启初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药石无灵
“雷锋哥”坚拒
孩子们的善款
场所有了,人从哪里找?谁愿意来辅导学生们,陪他们玩耍?胡启初为这事伤透了脑筋。他先后加入了十多个本地QQ群寻找志愿者,却都被踢了出来。
后来,胡启初改变方略,改在网上发帖招募志愿者,这一招十分管用,如今,“守望之家”已有140多名志愿者,他们以大学生为主,既有公务员,又有交警、医生,也有大学生,还有音乐、体育老师。
每个周末,胡启初都会组织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展活动,擅长文艺的大学生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中学体育老师教孩子们篮球、足球和象棋;音乐老师教孩子们手风琴……
半躺在轮椅上的胡启初说:“我这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看他们开心地做游戏,也弥补了我童年的遗憾。”
今年3月,胡启初获评江西省第二届“雷锋哥”称号。可到了4月,胡启初的病情却再次告急,重病住院。很多孩子当时自发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1元、2元、5元……最后凑成200多元,说要为胡老师治病。
但胡启初却拒绝了。“把钱花在孩子们身上比我的命重要。”医生也委婉告诉胡启初,由于他的身体极度虚弱,而且拖得时间太久,如今即使通过手术,也已不可能治愈……
大爱无私
签字捐遗体再捐善款
萍乡的志愿者们为胡启初自发捐赠了1万多元医疗费,他们原本想发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胡启初募集治疗费,当从医院的专家处得知通过手术治疗的希望极其渺茫后,胡启初却委婉拒绝了。他说,花学生们的钱让自己活命,心里不踏实。他希望生前能完成两个心愿,一个是能找到人接手维护“守望之家”,另一个是联系相关部门办理遗体捐献事宜,让自己死后依然能为这个社会发挥余热。
4月11日上午10时多,在医院的病床上,胡启初因为腹部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蜡黄,他用颤抖的左手在《江西省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旁76岁的父亲,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落了下来。“人活着不能只为了索取,还要想着奉献,我希望我的遗体将来能造福其他人,如果我的眼角膜能为其他人带来光明,我觉得很快乐。”胡启初安慰父亲说。
4月14日,公益组织麦田计划萍乡团队负责人与胡启初见面商议后确定,以后每周六团队都将安排3名志愿者到“守望之家”开展活动。他的另外一个心愿也完成了。
“这么多年我都一直在跟死神搏斗。我觉得现在每多活一天都是赚了,就算随时死去我都不觉得遗憾。”他说,他将陪伴孩子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并把之前社会各界为他募集的医疗费转赠给守望之家。“把钱花在孩子们身上更有意义,反正我已经这样了。”
记者在窑下小学看到,该校唯一的一栋校舍已成危楼,每间教室最多只能容下20多名学生一起上课。即便病成这样,胡启初最挂念的还是孩子们。他叹息说,由于空间有限,每次做活动,只能选择一小部分学生参加。他希望,将来能有一间更大的教室。“有些孩子要走几十里山路回家上学,要是学校具备住宿条件就好了。好多山里的孩子从来没见过电脑,更没用过电脑,要是守望之家将来能为孩子们建一个电脑室就好了。”胡启初说,这是他生前最后的梦想。 |
|